从零到上线: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那会儿,我连HTML和CSS都分不清。记得当时盯着屏幕上的`
那些年踩过的坑
刚开始学前端时,总爱追求炫酷的效果。有次为了做个会跟着鼠标转的眼球动画,硬是写了200行JavaScript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在Chrome上跑得挺欢,到了Safari直接变成斗鸡眼!这种跨浏览器兼容问题,老码农们应该都懂,简直比相亲还让人头疼。
后端开发更是刺激。第一次用数据库时,我天真地以为`DELETE`和`DROP`差不多...后来不得不连夜重做三个月的数据。现在想想还后背发凉,这教训太深刻了——永远要在测试环境先跑一遍!
工具链的进化
十年前做个网站要配置半天环境,现在?VSCode打开,终端敲个`npm create vite`,泡杯咖啡的功夫脚手架就搭好了。前端框架也像时尚圈,隔几年就换潮流。从jQuery到React,再到现在的Svelte,学都学不过来。
不过说真的,工具再花哨也得看适用场景。有次见人用区块链技术做企业官网,就像拿航天飞机送外卖——不是不行,但真没必要。我的经验是:小项目用轻量级方案,大系统再上重型武器。
设计思维的转变
早些年做开发,总觉得功能实现就完事了。直到有次收到用户反馈:"你们的按钮长得像免责声明,根本不敢点!"这才意识到,用户体验不是玄学。现在我会强迫自己每周刷Dribbble,虽然设计水平依旧很菜,但至少知道什么叫"看起来像2023年的网站"了。
响应式布局也是个有趣的话题。记得第一次做移动端适配时,我信誓旦旦地说:"媒体查询调个宽度就行!"结果在某个平板设备上,导航栏直接表演"叠罗汉"。现在我的做法是:先用手机预览,再谈其他。
部署上线的那些事儿
第一次部署生产环境那天,我紧张得像是拆炸弹。明明测试环境跑得好好的,上线后突然冒出个CORS错误。那天凌晨三点的办公室,泡面与报错日志齐飞。现在学乖了,上线checklist必须包括: 1. CDN缓存刷新 2. 监控告警设置 3. 备用的回滚方案
说到监控,有次网站突然流量暴涨,我激动地以为要火了。查完日志发现是爬虫在疯狂抓取——这种过山车式的心情,搞运维的都懂。
写给新手的建议
如果你刚入门网站开发,我的血泪经验是: - 别急着学框架,HTML/CSS/JavaScript三件套先吃透 - 遇到问题先console.log,这招能解决80%的bug - 定期备份!云盘、Git、移动硬盘三保险
最近带了个实习生,看他战战兢兢改代码的样子,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。有天下班前他问我:"什么时候才能像你这样熟练啊?"我笑了笑说:"等你把F12开发者工具用成第二本能的时候。"
这条路没有捷径,但每解决一个bug,每完成一个项目,那种成就感是真实的。现在偶尔还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不同的是,我知道该去哪里找答案了。
(对了,如果你也在学网站开发,记住:所有教程里"五分钟搞定"的事情,实际至少要两小时——这可能是行业最大的善意谎言了。)